別人眼中的音樂人是這樣的:
但我知道,屏幕前的你,只是一位一門心思磨練琴技、鉆研教學、不斷追求完美的強迫癥患者:
別說錄音剪輯直播拍視頻,很多人到現在都還沒搞懂公眾號的點贊收藏按鈕在哪里。
(快去!點完再回來看!)
樂器類直播、短視頻的拍攝錄制,難度比一般音視頻要高許多。對設備不熟悉的音樂人或老師們,很容易會遇到一系列問題:
聲音問題
樂器沒有聲音;
聲音失真、不好聽;
麥克風收音效果不好、音量不夠大;
聲卡連上了沒反應;
……
畫面問題
人/樂器/黑板/屏幕拍不全;
不知道怎么添加曲譜;
看不到手部動作;
做不出背景虛化的效果;
……
以上的每一步,都可能會耗費你數天的時間來學習、調試、出問題、再調試,又或者購買了一堆設備,最后發現不會用、不合適等等,試錯成本非常高。
我是哎呀音樂的課程產品總監,哎呀音樂在過去開發了超過400套音樂課程,為數十位頂尖的音樂家老師運營媒體賬號,積累了豐富的音樂類視頻錄制與直播經驗。
在這篇文章里,我會給大家介紹音頻與攝影的基礎設備知識與使用技巧,想要拍視頻和搞直播的音樂人(你遲早會想的),一定要懂得這些。
另外,明天晚上8點我將會在視頻號直播,直接示范如何進行拍攝和收音,記得先預約:
音頻篇
聲卡
大家都知道,錄音或者直播收音,需要用聲卡連接手機或電腦,那聲卡應該怎么選擇呢?
第一步,要先確定自己想要用手機還是電腦進行直播錄制。
有些聲卡是專用于手機的,比如上圖左上的羅蘭 和左下的 MVI 。它會配備適用于 的 接口或安卓的 Type-C 接口的連接線,直接連上手機就可以使用,一般不需要外接電源線。
左:,右:Type-C
而像圖中右上的 twin 和右下的 2i2 聲卡,則專門適用于電腦,無法直接連手機使用。
當然,也有的聲卡同時支持手機和電腦連接,比如上圖中間的 FM10,或者雅馬哈的 AG06、AG03 這樣類似的聲卡。
FM10,原裝線可直連手機
AG06,連手機需另配OTG轉接線
第二步,確定自己需要連接多少設備、什么設備。
譬如咱們要錄制吉他彈唱,最低配置也需要一個麥克風(電容式),這時候,只有一個接口的 MVI 剛好夠用。
但如果想要更好的效果,人聲和吉他最好分開拾錄,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兩個問題:
1、吉他(或其他樂器)是用麥克風收音,還是拾音器直錄。
如果選擇麥克風收音,那么只有一個麥克風接口的聲卡,比如,就不再適用;如果樂器采用拾音器直錄,則需要確保聲卡有提供專門的樂器接口。在電商平臺搜索“直播聲卡”,出來的大部分五彩斑斕的聲卡是不支持接入樂器的。
沒有樂器接口的直播聲卡
這里插入一個基礎科普:雖然麥克風和一些帶拾音器的樂器(比如電吉他、貝斯)接口都會使用“6.5mm”或“卡農”接口,但是能接入不一定意味能用。樂器類的接口需要匹配高阻抗,而麥克風則是匹配低阻抗的。很多樂器類聲卡會在接口處提供一個切換按鈕,比如寫作 “MIC/INST”,用來匹配不同的阻抗。假如把樂器接入了一個只匹配麥克風的接口,就會沒有聲音,或者把增益開大以后,會有一些失真了的,底噪很大的聲音。
左:6.5mm;右:卡農接口
2、麥克風是使用動圈式,還是電容式。
大部分電容式麥克風(部分可另外接電的除外)都需要聲卡提供獨立的48V幻象供電。那么,如果聲卡沒有48v供電(比如),又或者只有一個接口提供,而我們需要同時用兩支電容麥的話,那很多聲卡就排除在外了。
另外,如果你需要播放伴奏,那么一個 AUX IN 或者 LINE IN 接口也是必備的。
調音臺
很多剛接觸音頻設備的音樂人會把“聲卡”和“調音臺”搞混。
“聲卡”,即 ,它的核心作用是把樂器/麥克風輸入的模擬電信號,轉換成輸出給電腦或移動端的數字信號。
聲卡之所以有的幾百,有的幾千上萬,就在于其中的音頻解碼芯片與算法的高低,它會決定數模信號轉換的質量與所需時長(延時)。
而一般意義的“調音臺”,即 ,是不具備數模信號轉換功能的。它接入的是模擬信號,輸出的也是模擬信號。
Man 調音臺
上面的兩款聲卡 FM10 和 AG06 設計上雖然像調音臺,但它們內置了解碼芯片,可以輸出數字信號,所以它們實質上是聲卡。
聲卡一般不會有太多的輸入口,否則價格會直線上漲。因為接口越多,所需的運算量就越大。
那么,如果音樂人或老師想要給一支樂隊、或者給一套架子鼓做直播收音和錄音,要同時用到6-8個麥克風,甚至更多,要怎么辦呢?
一般來說我們會先在調音臺把所有通道的聲音調配好,然后統一歸到調音臺的立體聲(雙聲道)輸出,再用音頻線連接到聲卡的立體聲輸入。那樣電腦就能夠接收到所有接入調音臺的設備聲音。當然,電腦也只能做雙聲道的錄音,后期的處理空間會少很多。
另外,如果你想接入手機做直播/錄音,那么可以省去聲卡,而改用一個叫做“火柴盒”的轉接設備。
Man 火柴盒
它的一頭接入調音臺的耳機監聽口,另一頭可以輸出給手機音頻口。
由于手機其實是內置音頻解碼芯片的,所以火柴盒相當于把原本調音臺輸出的“耳機信號”轉換成給手機使用的“麥克風信號”。另外提醒一點,手機的3.5mm音頻口只能進行單聲道的錄音。
常用的麥克風
在所有設備當中,最直接影響收音質量的,就是麥克風。
挑選麥克風前,我們要了解它的基本類型,每種類型具備的特性,以及順應其特性而要注意的使用方法。
三種常見的麥克風類型及代表型號
1. 領夾麥
代表型號:羅德無線領夾麥 Rode Go II(上圖左)
常用場景:口播類、教學類直播或視頻拍攝
優點:由于固定在領口或嘴旁,不會因為人物走動或搖頭而影響收音質量;質量好的領夾麥還可以優化人聲,起到一定降噪作用。
注意事項:長時間直播要留意電量,需要備用機;質量不好的無線領夾麥容易發生信號干擾和雜音問題。
(嚴格來說,領夾麥大部分其實也是電容麥,這里為了方便區分使用場景,單獨討論。其他市面不常見的類型,比如鋁帶式麥克風,這里暫不做介紹。)
2. 動圈式話筒
代表型號: SM58(上圖中)
常用場景:吉他、鍵盤等彈唱的直播或現場人聲收音,手持式唱歌、路演
優點:現場效果好;可以屏蔽一定的、麥頭以外方向來的樂器聲和環境噪音,收音相對干凈。
注意事項:使用過程中要盡量固定位置、固定距離,距離和位置的偏移會影響音色和音量。
3. 電容式話筒
代表型號:森海塞爾MK4、AKG C414(上圖右)
常用場景:錄音室錄音;原聲樂器收音;部分場景的環境收音
優點:靈敏度高;還原度高;響應的頻率范圍一般比動圈要廣,尤其是低頻;可調節不同的指向性
注意事項:需要在安靜的環境內使用,否則會容易收進噪音;用于收人聲時,前面需添加防風罩;要注意麥克風上面的指向性設置,與自己的收音方式要匹配。
麥克風的指向性
關于麥克風的學問,如果第一部分是挑選,那么第二部分就是擺放。
專業的歌手會學習麥克風的握持技巧,就是因為同一支麥克風在不同位置、不同距離下,會產生差異很大的不同效果。
學習“擺放”位置之前,我們先要認識麥克風的一個核心參數:指向性。
'.
“麥克風的指向性或極性模式,表明它對圍繞其中心軸以不同角度到達的聲音的敏感程度。”
從上圖右上角圖示可以看出,麥克風對正前方的聲音最為敏感,而對正后方180°的聲音幾乎收不到。這個敏感度曲線形狀像一個心型,所以叫做心型指向。
心型指向是我們最為常用的一種模式,大部分的動圈麥克風都是心型指向的。對于這種麥克風來說,收音效果最好的“甜區”,就在圍繞中軸偏離30°左右的范圍內。
所以在擺放麥克風時要注意不要歪對著嘴巴,使用過程中也不要搖頭晃腦,造成收音角度偏離。
電容式麥克風通過振膜感應聲音震動來收音,它可以通過調節相位來改變指向型。
上圖從左到右分別是全指向、心型、超心型、“強”超心型、雙向/8字型。
如果不熟悉指向,使用電容式麥克風可能會出現這些問題:
最后,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麥克風,都要避免它與發聲源距離太近,否則會產生鄰近效應,收到的低頻會增多,聲音變得“轟頭”。
攝影篇
推薦的攝影設備
無論是錄視頻還是直播,都推薦大家兩種錄影設備:
一種是針對視頻錄制優化的微單相機,如索尼微單 a6 與 a7 系列( 6000 / 6500 / 7s2 / 7m3 等);
另一種就是每個人都有的手機。確切地說,最好是近3年的品牌旗艦機型(如 11 Pro 以上),并使用后置攝像頭來錄制。
如果追求比較高級的畫質,尤其是想做背景虛化的效果,建議選擇微單相機,搭配一個大光圈鏡頭。索尼大法的a7系列已經是視頻攝影行業的標準,新款的 a7s3 屬于商用級別,而個人和工作室可以選擇性價比更高的 a7s2(目前二手 5-6k),半畫幅的6000系列價格會更低。
如果預算不高,并且直播和視頻內容講求實用性,沒有太高的畫面要求,那么手機作為主攝或者副攝都是很好的選擇。近三年的旗艦手機一般都配備廣角鏡頭,在小環境內拍攝較為方便。另外,直播App都是重點對手機進行過優化,穩定性和流暢度會有保障。
不推薦的攝影設備
每次提起相機,大家都會說:“我家里有一臺……”
各位,忠言逆耳:你家里那臺多半是不能用的。
以下相機/錄影設備慎用:
1. 單反相機
單反確實可以用來錄視頻,但是僅限于15-30分鐘的短時間拍攝。由于單反的設計主要是用來拍照片,它的感光元件CMOS長時間運作容易過熱。尤其是5年以上的舊機型,通常拍攝十多二十分鐘就會過熱直接關機。
所以,除非你確定家里的單反適合錄視頻,或者你只需要錄制一些短視頻,不拍課程不直播,否則一般不建議使用。
2. 網絡攝像頭
有的朋友會拍胸脯說:“我那個攝像頭是高清4k的,錄視頻沒問題!”
這又回到了老生常談:
分辨率≠畫質
USB攝像頭確實很方便,確實有的分辨率很高,但是畫質都很糟糕,包括價格一兩千的。這么說吧,最好的usb網絡攝像頭,畫質也比不上5年前的。
當然,這里只是不建議作為主鏡頭使用。如果我們拍攝樂器教學,需要補充一個副鏡頭,并且對畫質要求不高,那么還是可以使用這種攝像頭的。
3. 運動自拍相機(如)
運動相機使用的是超廣角的鏡頭,它會使被攝物體發生幾何畸變,類似“魚眼”效果。如果不希望自己的樂器拍攝出來是彎曲的,也請避免使用。
超廣角鏡頭造成的幾何型變
4. 便攜攝像機
我知道這聽起來就很離譜,連“攝像機”都不能用來攝像?
由于移動設備和攝影技術的進步,現在已經很少消費者會去專門購買一臺“便攜攝像機”了。因為談便攜,比不上手機;談畫質,比不上攝影相機。而大家手里那臺,很可能是5年甚至10年以前的設備,成像品質已經遠遠不及現在的手機了。
鏡頭的焦距
1:1.4
如果你選擇用相機拍攝,必須選對鏡頭,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挑選鏡頭主要看兩個參數:焦距與光圈
焦距用單位為“mm”的數字表示,如35mm、50mm。它影響的是鏡頭能拍到的畫面的廣度。或者你可以這么理解,在鏡頭與被拍人物的距離固定的情況下,焦距越小,能夠拍到的背景就越寬。
如下圖這款鏡頭的視場示意圖,在16mm的焦距下,鏡頭能拍攝84°寬的畫面,而在35mm下只能拍攝到46°。
鏡頭視場圖
一般來說,35mm以下稱為廣角鏡頭,50-為中長焦,以上則是長焦鏡頭。
有些鏡頭只有一個固定的焦距,稱為定焦鏡頭;對應的則是可以改變焦距的變焦鏡頭,如 24-70mm 鏡頭。同等檔次下,定焦鏡頭的成像效果會更好。
對于在室內拍攝人物視頻和直播來說,35mm或者50mm的定焦鏡頭會比較合適。那樣鏡頭不需要距離人物太遠,也能拍攝到比較寬的背景。
另外提一下,50mm是比較接近人眼視場的標準焦距,35mm則被稱為“人文鏡頭”,這兩種鏡頭也經常被用于人物拍攝當中。
鏡頭的光圈
想要讓畫面看起來更高級,需要讓背景做一定程度的虛化。自然的虛化效果主要是通過調節鏡頭焦距與光圈獲得的。
如下圖,焦距越長,背景虛化越厲害。
但我們在室內拍攝會用到比較短的焦距,并且焦距可能是固定的。這時候就可以通過大光圈來獲得更大的虛化效果。
光圈用“f”后面帶一個數字表示,如“f2.8”。數字越小,代表光圈越大,鏡頭收進的光越多;數字越大,代表光圈越小,鏡頭收進的光越少。
如下圖,光圈設置為f1.1~f1.8時,此時光圈較大,中間對焦的植物清晰,但遠處和近處的植物有虛化效果。光圈設置為f5.6~f16時,遠處和近處的植物變得越來越清晰。
如果想要獲得背景虛化的效果,鏡頭推薦選擇 1.4 或 2.8 的。
那么,咱們去挑選鏡頭的時候,就可以輸入焦距和光圈數值進行搜索,比如 “35mm 1.4” 或者“ 50mm 2.8”。
設備總結
最后給大家羅列一下,手機與電腦兩種直播方式分別需要的設備:
最近,哎呀音樂也搭建了一個實現能高質量畫面和收音的直播間:
“哎呀音樂公開課”抖音直播間
直播間場地
主要用到的設備有
關于直播與視頻錄制,從搭建到最終實現,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討論,比如:
對于這個直播間的搭建感興趣的同學,明天晚上8點可以來看我的直播,點擊下方預約??:
在本月中旬,哎呀音樂將推出第一期《音樂人自媒體變現訓練營》,把這七年來打造音樂人自媒體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并且,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個訓練營,發掘更多有潛力的小伙伴,來加入我們!
關于課程細節掃碼即可了解,備注“音樂人自媒體”
訓練營包含以下4部分服務內容:
1. 直播課堂(6節x2小時):打開音樂人在自媒體平臺的流量密碼!
2. 錄播教程(1套):解決音樂人“拍錄剪”等技術性難題
教程篇章(每一篇章內有6-8個課時):
①直播的攝像與收音方案
②短視頻/網課的攝像與收音方案
③場景布置與打光
④短視頻/網課的聲音與剪輯后期
3. 社群陪跑+作業輔導(2周):以預備主播/達人的要求進行培訓,課課有作業,作業有批改。
4. 表現優異的學員還有機會可以直接跟哎呀音樂簽約,成為我們合作的主播/達人/老師,并且在成功簽約后,培訓費用均全額返還。(具體合作標準可直接添加老師進行詳細溝通,非所有人都適合)
講師簡介
@明聰
哎呀音樂產品總監、合伙人;短視頻IP“牙牙學琴”打造者,粉絲200w+;“網易嚴選”官方抖音號早期內容運營顧問;行業影響力媒體“音樂人攻略”前總編;美國ASU工商管理碩士。
@干飯人伊伊
抖音78w粉絲博主,單月漲粉50w;哎呀音樂前課程經紀&短視頻運營,三年幫助多位音樂家老師招生上萬名。
@達達
哎呀音樂前公眾號主編、抖音總策劃;曾幫助小燁老師、徐又老師等多位音樂人打造個人抖音賬號;個人賬號@音樂課代表詹達達曾創造單條視頻+播放量;
培訓費用全額:3999元/人
(6月恢復日常價:4999元/人)
??掃碼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