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子面的做法和配方?
1.150克白面粉,用75克溫水揉成面團。
2.紅薯面100克,用60克溫水揉成面團。
3.把白面團擠到紅薯面團里,壓一下開始搟面團,撒點面粉防止粘。
4.搟成面團,對折。
5.切成面條。
6.蓋上保鮮膜備用。
7.將放入水鍋中焯水片刻。放在一邊。
8.一勺芝麻醬。
9.將大蒜搗碎,與芝麻醬混合,加入少許溫水。
10.在蒜汁中加入鹽、醬油、醋和香油。喜歡吃辣的可以放點辣椒油。
11.開始煮面。煮熟后,就可以上桌了。如果喜歡吃涼的,可以過水。
12.可以依次加入和蒜汁。喜歡的話還可以加入香菜,拌勻。
叉子面做法?
成分:
叉子200克,韭菜100克,豆芽100克,醬油3克,鹽2克,雞精2克,葵花油5克。
練習(xí)步驟:
1.先在鍋里加水,燒開,放在叉子里燙一下備用。
2、然后將熱鍋冷油放入綠豆芽中翻炒。
第三步:添加叉子
4.加一點醬油
5.加入韭菜繼續(xù)翻炒。
6、出鍋加入少許鹽雞精,即可使用。
叉子面做法?
醋燜肉,配黃蛋皮、黑木耳、紅胡蘿卜、白豆腐等料,既好看又好吃。
良心提示:
1.將牛肉末炒至沒有水,加入醋。
2.黃花和木耳泡一夜。
3.面條煮好后,先涼了再熱。
丹東叉子與玉米面條有什么區(qū)別呀?丹東的叉子是為喪而做的,玉米面是不喪直接做的。
叉子起源于哪里?
首先出現(xiàn)在丹東,并開始流行。叉子是玉米粉做的面條。主要以玉米為原料,發(fā)酵研磨至表面后沉淀而成。上層是淀粉,下層是叉粉渣,用手工或模具擠壓成條狀。主要吃法是水煮和油炸。很好吃,很受歡迎?,F(xiàn)在它可以在丹東街頭的餐館里吃到,而且價格便宜。東港炒玉米叉子怎么炒?
叉子是用玉米粉做的面條。它是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發(fā)酵磨成水,然后沉淀而成。上層是淀粉,下層是叉子面渣的粉末。用手或模具擠成條狀,然后直接放在熱水鍋里煮。撈出后,用蔥花、肉絲、蝦米、香菇、油、鹽等調(diào)料食用。也可煮至七分熟,用鮮蛤肉撈出,用猛火煸炒。
屬于滿族小吃,主要流行于丹東周邊城市,丹東的叉子最正宗。
炒叉是一種用玉米粉做成的玉米條,然后用調(diào)料炒。根據(jù)食材不同,有肉末炒叉和雞蛋炒叉。
主要流行于遼寧省丹東市。
叉子口感細膩順滑,味道清新爽口,美味誘人。油炸叉火候也是一個關(guān)鍵,火候一定不能太小,時間一定不能太長,否則叉子很容易被烤焦或者烤過頭。短時間內(nèi)外面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里面是生的,味道大打折扣(有些檔口因為食客多,經(jīng)常偷偷縮短營業(yè)時間,要小心!)最好用燒煤的大爐子燒開水,把擠出來的叉子煮熟,另一邊用煤氣爐爆鍋。叉子煮到剛剛好的時候,撈起放入冷水中攪拌,加入淡黃色的蚌肉和淡綠色的韭菜,翻炒翻勺至面條光亮透明,軟糯清香,哈哈,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