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離子的區別是什么?
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包含質子、中子和電子。質子和中子周圍失去最外層電子的原子稱為離子。離子和原子的區別:
①結構不同。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最外層電子數達不到穩定結構(稀有氣體除外);離子核內質子數大于或小于核外電子數,最外層電子大多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②電氣性能不同。一個原子中正電荷的總數核等于核外負電荷總數,所以原子不顯電,這是離子區別于原子的重要標志。因為陽離子核內正電荷數大于核外負電荷總數,所以帶正電荷;另一方面,陰離子帶負電荷。
③性質不同。不同的結構和電學性質決定了原子和離子的不質。比如鈉原子組成的金屬鈉,能與水發生劇烈反應;但是鈉離子不與水反應,而鈉離子不與水反應,可以在水中自由移動。原子連接:由于離子是由原子獲得(或失去)電子而改變的,原子和離子的核電荷相同,屬于同一元素的粒子,如氯原子Cl和氯離子Cl-,是氯的不同存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