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中的差點如何計算?差點(handicap)?通俗的說,就是高爾夫球手打球的水平與標準桿之間的差距,例如您的水平一般在85桿,標準桿是72桿,所以差點就是13。
關于差點,有一些相關的詞我們常常會聽到: 高差點: 也就是差點很高,高是什么概念,一般來說差點在25以上都屬于比較高的,新手或者不常打球的球友一般常處于這個位置的。 中差點: 差點中等,一般差點數值在10-25之間,絕大部分的高球愛好者和業余球手都是處于這個差點段的。 低差點: 差點較低,數值在0-10之間,業余高手、高爾夫教練、職業球員多處在這個差點段。 單差點: 就是差點值是個各位數,也就是0-9之間,同樣屬于低差點。 負差點: 顧名思義,就是差點值是負數,需要經常打出小鳥球或者老鷹球,頂尖的職業球員的差點值多為負值,比如老虎伍茲,米克爾森,加西亞等。
高爾夫成績中的差點是什么?什么是差點?
差點(handicap),通俗的解釋就是高爾夫球手打球的水平與標準桿之間的差距,例如您的水平一般在85桿,標準桿是72桿,所以差點就是13。
但更為準確的來說,差點應是指USGA定義的差點指數(handicapindex),它是衡量高爾夫球員在標準難度球場打球時潛在打球能力的指數。但是許多高爾夫球手卻并不能清晰的解釋差點指數到底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不過通過本篇的舉例說明后,相信你也可以在外侃侃而談你對差點指數的獨到見地。
中高協差點卡
USGA設計的這一套差點系統,是經過很多年的統計、分析和積累,用科學的數學方法計算高爾夫球友的打球水平能力的一整套體系。了解差點,首先要知道球場難度系數(Courserating)與球場坡度系數(Sloperating)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通常統稱為球場評定系數。
球場難度系數,是指零差點球手一般能夠在這個球場打多少桿。而球場的坡度系數,則是指球場設計因素,包括氣候、障礙、沙坑等等對于不同差點的人影響成績的放大系數,也就是說坡度值越大,差點水平的差距將被放大,對于低差點的球員影響少,對于高差點的球員就影響大。這兩個指數都是反應球場難度的數據標識。
差點計算
任何一個球員在已經評定球場打球,都可以得到一個差點微分(HandicapDifferential),它是作為計算差點指數的基礎,差點微分是由以下公式計算出來的:差點微分=(調整后的總桿-球場難度系數)*113/球場坡度系數
例:總桿-球場難度系數:90-70.1=19.9
差值*標準坡度系數:19.9*113=2248.7
乘積/球場坡度系數:2248.7/116=19.385
保留一位小數得出成績的差點微分:19.4
但不是每一場成績都能夠參與差點指數的計算,有效的差點微分是根據場次的多少。
最后差點指數的計算步驟如下:
計算成績卡的差點微分
根據有效差點微分索引表,決定有效差點微分
計算有效差點微分的平均值
最后乘以0.96,保留一位小數得出差點指數
差點的應用
當球員有了差點指數以后,當在有難度評定的球場中打球時,就可以用差點指數轉換為該球場的差點,一般的轉換公式:球場差點=球員的差點指數*球場的坡度系數/113
球場差點
所以一個差點指數為14.8的球員,在一個坡度系數為116的球場,就可以獲得15的差點。這樣在與零差點球員打球的時候,就可以在球場差點(Index)為1到15的洞,每洞獲得1桿的讓桿。如此,即便是水平不高的新手,也可以和職業球員同場競技了,在許多大賽中的職業業余配對賽上,業余選手都是根據差點獲得讓桿的。
塞米諾爾職業/會員配對賽
在球場的管理上,如果在節假日高峰期,可以允許有一定差點門檻的人才能下場打球,既可以保障球場的暢通不堵,太高差點的球路不穩定,到處亂飛,也可以避免人多的時候造成球場安全隱患。
不同Tee臺
另外,球場也可以規定不同差點的球友在不同的Tee臺上發球,這樣也可以保障正常的打球速度,許多球場提倡415,也就是在4小時15分鐘內打完18洞,差點的運用就可以有效的支持這種管理思想。
該球場打完18洞需4小時2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