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
大數據簡直就是現實世界的數據化!
大數據對于個人的意義是:個人與信息的強強聯合,個人自帶可信信息。
就拿健康碼來說,為什么綠色碼可以發布?為什么所有檢查點看到綠碼就放行?因為綠色代碼攜帶個人安全健康信息,說明這個人風險低。
也就是說,健康碼是個人信息的一部分,是可信的。
健康代碼的存在是基于大數據的。我們會休息,但手機不會休息,所以我們的位置信息隨時隨地被記錄,形成了個人的行動路徑。我們是否經過了高危區域,甚至劃分為社區和小區?通過收集大量類似的個人數據,最終形成綠色健康碼。證明我們是安全的,我們沒有攜帶病毒。
早期的互聯網,人和信息是分離的。電腦固定在一個地方,我們只能收集ip和個人賬戶信息。地理位置只能靠ip推測。那時候精準推送廣告是非常困難的。只能按地區推。
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普及,我們不可避免地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泄露我們的個人數據用戶協議和,比如去了哪里,買了什么,和誰是朋友以及一些基本信息,性別,年齡等等。
所以大數據算法可以計算出我們的行動路徑,我們的興趣愛好,活躍時間,我們喜歡什么app,喜歡什么文章。最終,漸漸地,我們個人的數據形象越來越接近真實的我們。
健康碼的出現幾乎是我們個人數據圖像幾乎等同于真實的我們的一個正面證明。
這是大數據時代,我們逐漸變得越來越透明,越來越數字化。
數據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數據!
硬盤gtp和mbr哪個性能更高,儲存文件用哪個更適合,更安全?
MBR的意思是主引導記錄。在使用MBR的分區中,最大硬盤容量為2T,只能有四個主分區或者三個主分區加一個擴展分區或者一個主分區加一個擴展分區(一般都是這樣做的)。擴展分區下可以有無數個邏輯分區,這就是我們看到不止四個驅動器號的原因!
使用GPT分區表支持2t以上硬盤容量,取消擴展分區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統下可以有多達128個主分區!
MBR和GPT都只是硬盤上索引數據的分區結構,在性能和安全性上沒有本質區別。安全性和性能更多的是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比如fat32和NTFS(更好)!
兩者性能相差不大。主要區別是mbr最多只支持2T,大于2T的磁盤分區格式為mbr時,只顯示2T的額外容量,無法使用。
另外,如果你還在用win7系統,一般建議用mbr格式,win10系統還是。用GPT。
Mbr和gpt是可以互換的,可以通過DiskGenius或分區助手進行調整。